瑜伽经 1.4

1.4 vìtti sárépyam itaratra

            vìtti           波动,变形

           sárépyam   认同

           itaratra       其他,在其他时候

上个星期我们讨论了 tadā draṣṭuḥ svarūpe ‘vasthānam, 这是laksha sutra 也是 svarupa sutra,laksha sutra 是 yogaścittavṛttinirodhaḥ,紧跟着这条下定义的经文后面的是 svarupa sutra:tadā draṣṭuḥ svarūpe ‘vasthānam,这一条经文解释了,如果你保持在瑜伽的状态和境界当中会怎样,那就是 drasta 会以自己本来的面目,自然的面目而正规,正式的被建立。什么是它本来的面目和自然的面目呢?

就是

Jnana  svarūpa

ananda svarūpa

Jnana ghana ananda ghana svarūpe ‘vasthānam

这是 Krishnamacharya 对drasta 的解释, Jnanam 和 anandam 是 drasta 自然本来的两个属性。

紧接着这一条经文之后,Patanjiali 继续解释,如果你没有保持在瑜伽的状态与境界当中,又会怎样。Patanjiali 先是给我们展示了瑜伽的益处与利益,如果在瑜伽的状态当中,这就是你会得到的好处,但是如此同时,Patanjiali 也警示我们,如果没有在瑜伽的状态和境界当中,会发生什么

vìtti sárépyam itaratra

这条简单的第四条经文就是在解释这些。itaratra 是在其他的时候的意思,什么其他的时候呢,就是当我们没有在 Cittavṛttinirodha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在瑜伽状态当中的时候,在发生什么,这是这条经文所描述的内容。我们先从一种很简单的方式来理解这条经文,然后在逐步深入到深层次的细节。

Patanjiali 解释说在其他的时候 itaratra sárépyam,sárépyam 不是 svarupa,sárépyam 是自然本来状态以外的形式,没有在瑜伽状态中的人,会体验愚昧,愚蠢,与 svarupa 截然不同,上一条经文中我们提到了什么是 svarupa,drasta  svarupa 是基于 Jnana ghana ananda ghana,截然不同的意思就是与Jnana ghana ananda ghana 完全相反,

ajnana ghanam 或者 avidya ghanam (ajnana, avidya 是愚蠢的意思)

没有在瑜伽的状态当中,就会陷入 ajnana 或者 avidya ghanam, ghanam 是沉甸甸的意思。没有在瑜伽的状态当中就会陷入幻觉或者是错觉当中,得到的是错误的认知,或者说是错误的知识,因此,作为一个结果,也是ananda ghanam 相反的一面,就是dukam, 所以当我们没有在瑜伽的状态当中,就会体验dukam,所以不用提及这个词 dukam,或者无视瑜伽的状态,patanjiali 在这里间接的在告诉我们没有在瑜伽状态里的后果。所以要小心,你可能是在无意识的练习瑜伽。

所以 patanjiali 以一种非常有智慧的方式,在教导我们如果没有在瑜伽的状态里,你讲建立起怎样的状态,也就是 jnana 和 ananda 的截然相反的状态。

好接下来我们更具体的来看一下这条经文:
Vitti在这里指的是 citta vitti, citta vitti是通过本性自然而建立的,是sárépyam 不是 svarupa。krisnamachiraya 说当这个词 vitti被使用的时候,vitti 是 Parinama 的意思,Parinama 改变。在瑜伽哲学里面,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drasta 不会改变,当你和drasta链接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和sattvam联系在一起,sattvam是silent mind 是不会改变的一个境界,如果真理会改变的话,就不会有真理存在了, 所以这是为什么patanjiali用这个词vitti,vitti mind,vitti 意识,你的意识建立在一个可变的状态下,一个现实的可变的意识,Parinama 指的是各种可变的形式,我们今天理解和体会的一些事情,与明天的理解和体会不同, 因为这些都不是真理,因为有变化,citta vitti 是一种逐渐的,平缓的不同的变化,mind 和 prakrit 可以有各种变化,不是 purusha 主体。

rupam parinama (rupa 形式,表现)

Prakrit  通过形式来改变,比如我们的身体不是永远不会变化的,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变化,从年轻到衰老,再到死亡,这是rupam parinama prakrit,形式在改变,

desham parinama ( desha 地点,地方)

通过改变地方改变,有些时候你可以在这里,有些时候在那里,地点是可以改变的。

kriyam parinama (kriya 功能)

功能的改变,功能本身就可以自己改变。比如,以前你有个特别的工作,过一阵又会有不同的工作,工作也是由同一个身体才完成的,比如,你的手可以写字,也可以用来吃饭,可以打扫卫生,洗衣服 等等,同样的手,可以有不同的功能。

karma parinama(karam 行动)

kala parinama (kala 时间)

Prakrit 是怎样在不同的时间里表现的,也不是相同的。像我们的身体在冬天的时候,和在夏天的时候表现是不一样的。早上身体一个状态,晚上又不一样,等等,

Gunam parinama (guna 质量,特性,属性)

Gunam parinama 变化是基于 gunas,一共有三个gunas:

sattva (goodness, calmness, harmonious), 

 当sattva 主导的时候,意识和身体是一致的,

rajas (passion, activity, movement), 

 当rajas 主导的时候,意识和身体表现的很多动,很活跃

 tamas (ignorance, inertia, laziness).

当 tamas 主导的时候,会表现的很懒惰,很沉重。

Prakit 会以这些主题曲,这些因素而改变。当我们没有在瑜伽的状态和境界里的时候,就是Prakit 在主导的时候,patanjiali 说 Prakit 在主导的时候,因此现实也会通过吸收了这些prakit ,而建立起一个现实。

   比如我们通过 rajas 意识来看一个人,当我们很活跃的时候,那个人好像看起来对我们很活跃,并不是因为那个人又多么的活跃,我们的过滤器,我们的意识很活跃。当我们的意识由 tamas 主导,我们不会很清楚的看清一个人,因为我们那的意识很沉重和懒惰。比如当你精神,意识很缓慢的时候来上课,好像老师讲什么都很难接收,因为意识太沉重,你很难理解老师在讲什么,或者理解就会有偏差。这是不对的,这 svarupam samanarupam 看起来好像是等同于 svarupam 但是不是。

就像一个演员,再演一个角色,他好像是那个人,等同于那个人,但是他不是。表现出好像是等同的,好像是一样的,其实不是。所以在这里patanjiali 是在说,当我们没有在瑜伽的状态当中,你好像是在一个等同于真我,本我的状态中,其实不是。这个看起来同等的状态 是通过吸收这些变化的因素而建立的一个好像是本我,自我的状态,其实不是。

并不是因为 purusha没有变化,purusha 也会有某种变化,但是完全不同于 Prakrit 的变化,在后面的经文中,patanjiali会解释说: purusha是 aparinami( unchanging), purusha 是没有变化的那一部分。但是仍然,这里有一些变化,会表现在purusha当中,但是不同于drasta的。purusha 通过 bhavaparinama ( bhava 存在,bhavaparinama 是somthing in 什么东西存在于当中)。

比如:太阳在发光,太阳有阳光在闪烁,太阳一直在不停的发光,太阳的光是不可能减弱了,总是在不停的发光,我们不能衡量阳光,但是阳光的距离,是根据云彩的遮挡,云彩没有挡住阳光。一个大大的云彩有没有在我和太阳之间,阳光被减弱,光线所照射的地方就会减少,当云彩消失的时候,阳光又会出现,阳光会建立在它自己本身的自然属性当中,但是并不是说,当乌云挡住太阳的时候,阳光就减弱了,光线虽然减弱但是依旧很强大。这就是 bhavaparinam。相同的drasta 总是有 jnanam,drasta总是有anandam,这是事实,但是因为有乌云的遮挡,krisha ( dark),丰富的知识和沉甸甸的快乐被减弱了,这是 bhavarūpa。不是因为Prakrit 有的这些变化,不是 rūpaparinama(形式的改变),或者kriyaparinama(功能的改变)gunaparinama(属性的改变)等等。

    但是因为有这些乌云的遮挡,krisha,丰富的知识,沉甸甸的喜悦会改变,会减弱,这是 bhavaparinam。并不是 rūpaparinama(形式的改变),或者kriyaparinama(功能的改变)gunaparinama(属性的改变)等等,因为这个变化不是 Prakrit的变化。它只能是 bhavaparinam,或者说,krisha非常的强大,drasta 被挡住了, pantanjiali 给了我们一个线索,通过 pranayama (呼吸法)的练习,挡住太阳光线的乌云会被消除,移动。在大自然中也是这样,是什么移动了乌云,是风,同样的在我们的自然当中,是什么移动了乌云,pranayama。pantanjiali 在第二章分享这个知识。

    所以,这里有一些 bhavaparinam 在drasta 当中我们不得不接受,但是parinama主要指的是 Prakrit 。这条经文在说,当我们没有在瑜伽的状态当中,这个现实不是建立在一个真正的事实之上的,这个现实是建立在一个一直在变化的现实当中的。当一个现实在一直变化,变化,变化,这就是一个不可靠的现实。就像你有一个简单的生意,你在和一个总是在变化的人打交道,这就是说明,这个人不可靠,就像你想在银行开一个账户,第一次去的时候,银行要求你准备这些材料,然后你准备了这些材料,然后有要求准备那些材料,然后又在要求别的,一直在改变,改变,就说明,这个银行也不可靠。相同的,当你的大脑有这个能力,这个经常经常在变化的能力,那么你认识的这个现实是真的现实么?这就是pantanjiali想要告诉我们的,如果这个现实,就建立在你的大脑当中的,这就是不可靠的,这就不是真正的现实,这是不真实的。因为你的大脑在一直改变,你的大脑,今天说一个事情,明天又告诉你另一个事情,大脑永远不会停止。你今天喜欢这个人,你就会说这个人的好话,明天你不喜欢这个人了,你就会说这个人的坏话。

这就是 pantanjiali 在说

tadā draṣṭuḥ svarūpe ‘vasthānam

vìtti sárépyam itaratra

它在警告,在提醒我们。

当你没有在瑜伽的境界和状态里面,不要妄想这是瑜伽,这不是纯粹的瑜伽,是夹杂杂质的。如果你在瑜伽的境界和状态里面,就会有这个看清事实真相,看清本来面目的能力,如果没有在瑜伽的状态里,你就会以一种错误的方式来看待事情。错误的认知,这是理解这条经文的一个简单的方法。

还有另一种方式来理解这条经文,我们有一个与自己相关的链接,我们本来应该是drasta 是总司令,它是领导,它来告诉你的大脑,你的意识,你的感觉感官,我想要看那个事物,然后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感觉,感觉就听从drasta的指挥,跟着它走,朝着它指出的方向与道路前进。就像我们在照相的时候,点你把相机的聚焦,点在一个事物上,其他的事物都不是焦点,都会虚化。但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现实是完全相反的,不是drasta告诉你它想要看那个事物,而是这个事物反过来告诉drasta你要看我,你要关注于我,这就是 vìtti sárépyam itaratra,这就是这个事物在拉扯你的感觉,你的大脑。

就像早上在练习瑜伽的时候,随着你的一个吸气,闻到了邻居家在煮的咖啡,哦,我也应该来一杯咖啡,在下一个吐气以前,你已经在做咖啡了,这就是 vìtti sárépyam itaratra。这个事物变成了核心,这杯咖啡成了指挥者。这杯咖啡,拽走了你的感觉。然后你的感觉又在拉扯你的大脑,大脑就会拉扯你的心,它会带你到另一个地方,你可能根本就不想去的一个地方。是你在遛狗,在狗在遛你。早上的时候,你可能还没有睡醒,但是这个狗已经醒了,是他在拽着你走,不是你在遛走,是走在遛你。然后你的狗一直在这闻闻,那闻闻,你不想去那些脏的地方,然后你才醒了过来,然后拽住了你的狗。告诉它不要去那些地方,走我想让你走的地方。要自己在瑜伽的状态里,要自己主导自己。你的大脑和感觉,感觉只会跟着你想让他去的地方,前进,不会去别的地方。这就是两条经文的链接,谁是真正的领导者,已经十分清楚了。就像在逛商场,被成百上千的商品所吸引,买了一堆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进入商场,只买想买的东西,没有别的。这两条经文是在一起理解的,一条是当你在瑜伽的状态当中,会怎样,当你没有在瑜伽的状态当中,又会怎样。

  印度哲学有 6 个Darśana, 是6种看世界的方式,每一种方式的角度和方式都在寻求,或者告诉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从dukam痛苦中释放出来,patanjiali 在告诉我们,你是否痛苦,取决于你的意识,不是这个事物,不是别人的意识,别人的意识在解放别人从痛苦中出来,而不是你的,你要想从dukam当中走出来,只有自己的意识。你想要以消极的方式看待事物,就会以消极的方式看待事物,你想要以积极的方式看待事物,就会以积极的方式看待事物。完全取决于自己。

在下一节经文里面,我们会继续分析,意识,意识的5种状态。

瑜伽经 1.3

读书分享会学习笔记:

2021年10月30日,2021年11月14日,2021年11月21日,2021年11月28日

 1.3 tadā draṣṭuḥ svarūpe ‘vasthānam        

 那么见者就安住在其自身的本性之中

       tadā                于是,那么
       draṣṭuḥ             见者,目击者,原人,真我
       svarūpa             自身之本性中
      avasthānam           安住,保持

上一节经文Patanjiali 定义了什么是瑜伽,我们了解到,当你没有任何分心的专注于与之联系的物体的时候,被称之为瑜伽的状态。你完全稳定在那个专注力当中,稳定在与之有联系的物体的专注力当中。那么,这下一节经文所介绍的就是,当你处于这个状态当中之后的结果。tadā draṣṭuḥ svarūpe ‘vasthānam 处于瑜伽状态的目的是什么,Patanjiali 很有智慧,他认为如果不给出一些益处,做出一些证明,或许我们不会追求瑜伽的状态与境界。所以他给出了一些当你处于瑜伽境界以后的好处证明。

今天要分析的这条经文被称作 svarūpa sutra。这是一条描写瑜伽益处的经文—— 意识到真我。所以被称为 svarūpa sutra

一、Tada

tadā 的意思是 Then 那么,于是。
也就是说,作为结果,那么….
Cittavṛttinirodha 的结果是…..
在Cittavṛttinirodha 的状态或者境界当中…..
当我们在 Cittavṛttinirodha 的时候….

二、Drasta

然后他又提醒到 draṣṭuḥ svarūpe ‘vasthānam
draṣṭuḥ 涉及到了一个词 draṣṭa
svarūpe ‘vasthānam 简单来说就是 由它自己自然而然确立,建立。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需要了解这双方,draṣṭa 是什么意思,svarūpa又是什么意思。

draṣṭa 是来自于darśayati pashyati darśanāntaragat draṣṭa
Darśayati 感知。我们把 draṣṭa 比喻成在我们里面的感知者。比如,当我们带着眼镜,我们通过眼镜看世界,现在我全神贯注的看着一个物体,那是谁在看着物体,这个眼镜在帮助我看物体,这个眼镜不是感知者,是感觉,知觉的媒介,在眼镜后面的是眼睛,眼睛也不是感知者,眼睛同样也是媒介,意识也不是感知者,意识也是感知感觉的媒介,那么这些后面的是什么呢?这个实际上真真正正的感知者是谁呢?我们表示为 “我”,这个“我” 是 draṣṭa —- 感知者。

三、purusha 和 prakriti。

在瑜伽和samkya 学校,

人类或者其他任何有生命的生物都由两个部分组成, purusha 和 prakriti。


在samkya 哲学里, purusha 和 prakrit 是明确的两个抽象的实体。和中国文化里面阴阳的概念很相似,dualistic(二元论) 和 realistic (现实主义)哲学详细的讨论了有关 purusha 和 prakrit 的概念。purusha 和 prakrit 是两个基础的并且相反的原则,独立和永恒原则是人类存在的主要原因。


purusha 这个梵语词汇在印度哲学里,是精神的,self or consciousness (自我或者有意识)的意思,在 samkya 哲学里是 the principle of spirit or pure consciousness(精神的原则或者纯意识的原则),它代表了创造当中男性的一方面,purusha 是不活跃的,不改变的,普遍的(universal)永恒的,它像人类一样数不胜数。


简单来说 prakrit 是自然的意思,prakrit 是事情或者事物(matter or substance) 的原则,是没有意识的非我。prakrit 是活跃的,有变化的,是世俗的和永恒的。它代表了创造当中女性的一面。整个宇宙是由purusha 和 prakrit 创造,或者说整个宇宙以 purusha 和 prakrit 为根本基础。根据 samkya 哲学,这个世界是 purusha 和 prakrit 的结合与统一。
整个宇宙,世界或者人类的创造基于:purusha 和 prakrit

purusha:

male, inactive, unchangeable,

universal, eternal

self, consciousness

男性的,不活跃的,不变的,
普遍的,永恒的
自我,有意识

prakrit:

female, active, changeable,

earthly, eternal

non- self, without consciousness

女性的,活跃的,变化的,
世俗的,永恒的
非我,无意识

draṣṭa 属于purusha 范畴

有意识的,自觉的,自省的,这是感知者。

要注意感知不只是通过眼睛,视觉,还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在瑜伽学校,还有一些感知是超越五感的。感知对我们来说很常见,是谁在感知,是 draṣṭa. Pashyati 是感知的接受着,是谁在看,是明白真正看见了什么的接受者。Darśayati 是理解和揭示深层意思的。Darśanāntaragat 谁让我们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都死了,意识(consciousness)离开了身体,我们不能够再专心的看物体,虽然我们还有眼睛,不能够再闻到气味,虽然我们还有鼻子,等等,一个死了个尸体不能够感知,一个有生命的身体可以感知。所以 Darśanāntaragat 促使了draṣṭa,是谁在让谁看,是谁让我们想要看见,这是draṣṭa 的意思。

draṣṭa 有些接近于英语里面翻译的 consciousness,但是这个翻译也是很有争议的,因为现代的语言,特别是英语,很受西方科学技术,西方思想的影响,consciousness 经常和 conscious mind 联系在一起,但是在瑜伽或者samkya 哲学,vedanta 哲学里面,consciouness(有意识) 的意思有些不同,有一些超越 mind (意识,大脑),不是 mind 的一部分,是比这个更深层次的概念—— purusha. 也叫做 jiva,或者 atma—— drasta。 是那个在我们里面的不会有变化的,来感知的,是掌控所有像意识(mind)和感官(senses)实体的“主人翁”。
这是我们如何定义drasta 。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独立意识,在瑜伽学校,他们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独立意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独特的,

purusha bhutanatha

但是意识是多数的,复数的,多元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独立的意识,而意识又是多数的。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证明这个观点就是,并不是因为一个人死了,所有人都会去死。一个人的意识由于身体的分离而断开联系,当一个人死了,他的意识就停止了,但是意识又是多数的,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识停止,别人的意识就停止,我们的意识是分开独立的。我们不会再相同的时间死去。

  所以瑜伽在建立或者证明一个理论,purusha bhutanatha,知觉原则的复数,复数,多数的draṣṭa. 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的感知都是独特的,我们都通过自己的意识来感知,我们没有相同的感知,是因为感觉和大脑意识是不同的,也是因为意识本身是独特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每个人不同的,独特的但是大家又都有的,被称为 baddha jiva, jiva atma 基于我们的身体或者构造而独一无二的。

四、Sukham和Dukham

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要在这里下一个定义 到底 draṣṭa 是经验者,还是 purusha 是经验者?当你说 sukham 或者dukham 

sukham: pleasure and happiness.
dukham: pain and sorrow

到底是谁在体验 sukham 或者dukham, 不是大脑意识,不是感觉,实际上是 draṣṭa。 samkya 和 yoga 哲学解释说,这个世界的体验者,经验者是draṣṭa,是 purusha。我们讨论这个属性,谁在体验,这里也同样与现在思想方式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我们认为是你的大脑意识在体验,你是感觉在体验,

但是anubhava (personal knowledge or aesthetic experience)是来源于purusha 。
anubhava
anu: after, afterwards, later on, in consequence of,
being indicated by
bhava: causing, delighting , or experiencing

五、svarūpe ‘vasthānam

avasthānam 是被建立,svarūpe 是 在他自己的本性,自然当中。
当我们在 Cittavṛttinirodha 的境界里的时候,draṣṭa 是被他的本性,以他的自然所建立,我们不得不明白什么是它自己就有的自然,或者本性。

什么是它自己就有,本来就有的自然,在这里krishnamacharya 明确的指出了drasta 的本性自然有两个

jnanam 和anadam

Jnana ghana ananda ghana svarūpe ‘vasthānam

ghana 是沉重的意思,jnana 是知识,

装满了知识,很沉重的知识.

ananda 是joy 喜欢,欢乐的,沉重的喜悦。

实际上drasta 的本性,drasta是很沉重的,装满了jnanam 和anadam,知识和喜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西方哲学和瑜伽哲学或者 vedic philosophies ,不同的要点是我们必须要明白和理解,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受现代文化教育的影响很深,我们去上学,学校的教育是基于现代教育的而不是基于古老的教育,所以模版不同,比如我们尝试去理解像想瑜伽或者vedic 哲学的这些主题和话题,通常,如果我们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很多时候是有差距的,这是为什么我们试着去从瑜伽的角度观点,从瑜伽 vedic 哲学的角度考虑。在这里jnanam 是 purusha 的一个属性,jnanam 不是大脑意识的一个属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解要点。jnanam 是 purusha 当中的drasta 的一个属性(an attribute of drasta of purusha),而不是大脑意识的一个属性。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联想 jnanam 是大脑思维意识的一个属性,是大脑的一个功能,记忆,误以为我们已这些为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同。(如果你观察,我们的语言也受这些影响,如果在梵语里 jnanam 表示意识的属性,这个自己“我” ,在玛拉雅拉语中,jnan是我的意思,当我盛满的知识)


当我的知识,当我有了知识 tadā draṣṭuḥ svarūpe ‘vasthānam 是一个盛满了,装满了知识的状态,知识是 drasta 的基本属性。有很多解析yoga sutras的著作里面都对这个有过解释,在 yoga vartika 中明确的阐述过,知识有两种,
smrti samskara janyam jnanam

1.知识产生于 memory 和 samskara

知识产生于 memory 和 samskara ( 心理印象、回忆或心理印记,个人经历过的所有思想、意图和行为留下的微妙心理印象 ) 记忆和习惯,知识基于记忆和习惯。

假设我今天和你见面,我了解到你的名字,我有了了解和知道你名字的经验,下一次我再和你见面的时候,我知道你是谁,我有你是谁的记忆,所以我知道你是谁,因为记忆。第三次我再见到你的时候,我知道你是谁,不单单是因为与你的互动,同时也观察你的习惯,再加上与你多次见面的习惯,创造了一个我非常了解你的模式,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我说我很了解你,因为我们已经见了很多次面,有 samskara 被建立。

学习一个语言,当我们非常习惯一个语言的时候甚至不会再考虑这个语言,因为 memory 和 samsakara 让我们很流利的使用这个语言。我们根本不在考虑怎样使用它,就会很流利的说出来,特别是母语,或者你学会的很流利的另一种语言,因为 memory 和 samsakara 让它变得很流利。

所以一种知识是 smrti samskara janyam jnanam。

这个是意识领域manas citta 等等。这是我们人类学习关于数学,关于科学,我们称之为Laukika jnanam 普通物质世界的知识,唯物主义。这个物质指的不是商业上的那个“物质”是 prakrit。科学是一个唯物主义的知识,因为我们计算,可衡量打交道。这是一种知识的模式,是级别比较劣等的知识。因为这个知识模式是基于 memory 和 samsakara , memory 和 samsakara 是感觉属性的意识,你的感官同样也有 memory 和 samsakara,眼睛有看东西方式的模式,眼睛不会闻气味,眼睛普遍的看东西的模式,这是一个 samsakara,同时还有另一个 samsakara,眼睛通常有看东西的几种方式。

比如,这有半杯水,一些人有看到这是有半杯水的模式,一些人看到的是这有半杯水没有盛满的模式,观察力是有模式的。这些都是比较低级的世俗的 Laukika jnanam。

 但是这不是唯一的知识,同样还有一种知识在 yoga vartika 中提到,

2. smrti samskara zayika jnanam

zayika 是睡眠,被动的。当memory 和 samsakara 是被动的,也就是说它们是被提取的,当它们是被提取的,就会有另一种知识出现,就是经验的知识,而你是经验的一部分。是一种从链接而来的知识,不是从记忆或者和习惯而来,

现在我们来讨论 Cittavṛttinirodha,

什么是 Cittavṛttinirodha,是 Cittavṛtti 的撤回,从任何模式当中撤回,从那些让我们分散注意力的模式当中撤回,本来与哪些物体产生很强的链接与注意力,但是有些记忆或者习惯的模式在分散注意力,要从这个模式当中撤回。memory 和 samsakara 是 Cittavṛtti 是一部分,smrti (记忆) 被定义为Cittavṛtti,当 smrti 被包含在Cittavṛtti 之中, samsakara 也自然而然被包含在 Cittavṛtti 之中。

所以有一种知识是超越模式和记忆的,是 purasha 属性的,高级的知识,被称之为 yogika jnanam 或者 vaidhika jnanam ( vaidhika 就是vedic)patanjali 在第四章里面也提到,在samadhi 的高级境界,我们不得不提炼memory 和 samsakara ,你要不断的洗涤,提炼,所以洞察力,感觉,感知不是基于记忆和习惯模式,而是基于有意识的,drasta 的链接。

知识是从这个优越的,高级的知识的经验来的,Jnana ghana svarūpe,知识是这个沉甸甸的,更具有价值的知识,不是很轻浮的。

比如,当你描绘一个感觉,一些东西很别肤浅,你会说它在表面上,什么在表面上,就是轻浮,肤浅的想法,但是当一些东西更有价值,是很有重量的,这是 ghana, 这不是那些肤浅的知识,是那些沉在里面的,这些被提炼和精炼的知识,那些在瑜伽状态当中获得的知识,瑜伽的第一个意思drasta 是 svarūpa ,svarūpa 是能够在盛满重量知识的领域里面的,那些深层次的知识。从大脑意识和 samsakara 了解一个人,是一个方面,但是当你通过链接,通过与心的链接了解一个人,你会发现一些更加深刻的东西,这是 Jnana ghanam。


相似的 ananda ghanam,喜乐,在有意识的自然状态,不是在一个dukham 的状态,一个自然的有意识的状态是扩张,扩大的。扩大,扩张是一个自然状态,当我们延伸,扩张更多的空间,我们是喜悦的,快乐的 ananda。

就像世界杯比赛,一个国家过或者队伍赢了,赢了个队伍是扩张的,向外的,ananda 是 扩张的状态。但是那些输了队伍,就是收缩的,这是 dukham。意识的状态,是 drasta 的自然状态,是扩张的,是想要更多空间的扩张,这是 ananda。

但是有些时候很难高兴或者喜悦,prakri 在让它受困,因此觉得受局限,在收缩,这是为什么,一些学者或者圣贤,称 jiva 为 baddha jiva, 因为不自由,当获得自由就是 mukta jiva, mukta 是自由。因为不自由,所以在收缩,受局限,自然而然没有喜悦。大部分情况是不快乐的,因为各种原因,意识是在收缩的。

但是当Cittavṛttinirodha 被建立,意识就会打破束缚,开始一点点开放,变得越来越自由,这是 ananda 的境界,变得越来越喜悦。ananda 这个词来自于 nanda, nanda 是 跳舞的意思,通常情况下,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就会舞蹈,就像那些比赛中赢了队伍,大家开始跳舞,那些输了队伍蜷缩着。当我们在 Cittavṛttinirodha 的境界,并不是说我们要去真正的跳舞,但是你的心会在舞蹈,

krishnamacharya 阐述过:nrtyati yogi hrdaye dhrtva

当瑜伽修行者与心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心就是drasta 或者不管心里面有的是什么,sundaravapusam laksmikantam. laksmikantam narayana 的名字,是超级意识,在 vedic 哲学里面,超级意识就是 paramatama,paramatama 就会在心里,当瑜伽修行者与崇拜的神的意识链接在一起,paramatama 就在心里。nandati nandati nandatyeva, 他就会高兴的跳舞,跳舞,一直跳舞。不是外表的舞蹈,外表看起来或许还是一动不动,但是心里在舞蹈,心里充满了喜悦,他是与神联系在一起的。

同样的,当一个瑜伽修行者在 Cittavṛttinirodha 的状态中,他会在一个扩张,扩大的状态当中,充满喜悦,dukham不会影响到他。dukham 是一种体验与经验,因为误解哪种状况,或者以某种方式体验那种状况,就是所发生的与你的预期产生冲突,一个状况不会让你感到 dukham,是你怎样看待它而感到 dukham。

比如,还是那个比赛的例子,一个队赢,一个队输,那个希望自己赢,却没有赢的队伍体验 dukham。但是对于一个yogi 瑜伽修行者来说,不管是输还是赢都没关系,因为他有别的感知和洞察力,哦,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比赛,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我很高兴我来参加这个比赛,这个赢,还是那个赢,这些是导致 dukham 的原因,因为你被吸引,对于自己的队伍过于执着。对某个期待太执着,某个条例,宗教,让你对这些比那些更执着。因为我们想要对自己最有利于成功的,当这些没有发生的时候, dukham。

但是对于 yogi 来说,在 Cittavṛttinirodha 状态当中的瑜伽修行者来说,是自由的,不受偏见的束缚,Cittavṛttinirodha 让我们从偏见当中获取自由,因为jnanam 不是 smrti samskara janyam jnanam,是 smrti samskara zayika jnanam.

两个国家进行比赛,因为我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我代表国家参赛很自豪,但是我已经习惯于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人,这是我的samskara, 每天我都提醒自己我是中国人,我在中国生活,我在中国工作,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着我,我是中国人,这个smrti 和 samskara,很强烈的一直在提醒我,我是中国人,所以当中国队在比赛的时候,我希望我的队伍会赢,这是因为我的偏见,但是如果我在瑜伽的境界与状态当中,我不会让自己对于我的身份过于执着,甚至我都不会对于自己是个球迷而执着,我会以自然的本来的眼光看待,只是享受所展现的一切,因为自然和本来所展现出来的,是与生活的每一个特别的时刻。

所以,因为期待,我会享受而不是经受痛苦,甚至享受这些期待都不是很重要,我的队伍赢了,是因为我的期待达到了,这些现实都在我的期待当中,是对现实的享受。在Cittavṛttinirodha 的状态当中,看到今天,这是一个好的比赛,不会担心谁赢谁输,即便是今天的比赛取消,也没关系,或许我可以去喝杯咖啡,你不会队这个比赛执着,天哪,比赛取消了。

这是为什么,一个人会在 ananda ghanam svarūpe,你会享受每一时刻,会意识到,生命的确是个礼物,我们有的每一分钟,都是礼物。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在抱怨,我们不高兴现在有的,但是当你看到创造的美丽,自然创造的魅力,如果我们活着,就意味着意识存在于你身体里,是被选择存活在身体里的。

在瑜伽samkya 学校,解释说,purusha 进入prakrti, purusha 选择 prakrti 进入,purusha 选择我的身体并且存在里面,他是被给予了我的身体足够的价值,我是有某些价值的,我是很有价值的。不管我贫穷还是富有,有钱没钱,我仍然活着,不管我是从哪个国家来的,无关紧要,不管我身体健康还是有疾病,无关紧要,purusha 仍然在身体里存活,不管我是有智障,还是没有,不会有任何改变,purusha 仍然在身体里,也就是说,purusha 在寻找什么在你的身体里是很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要接受这一切,像接受一个礼物,这是yogi 的做法,yogi会把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变得很有价值,并且享受每一时刻。全然的明白这一时刻是个礼物,我们开始以这种方式生存,就会有 ananda ghana,这不是依赖于感官,像吃了美味的美食,我听到美妙的音乐,我看一场精彩的电影,这些都不重要,当你提醒自己,我仍然活着,我仍然活着,drasta 选择了与我在一起,当一个瑜伽修行者开始,以这种眼光来看待的时候,他会在ananda 的境界,这也是为什么,对于yogi来说,每一时刻的价值就是礼物,在我们感觉到与内心有链接的时候才会发生,当我们感到与 drasta 有链接的时候才会发生。

这些都要回归于 Cittavṛttinirodha ,在链接的状态当中,当你与内心里的真我联系在一起,你会知道这些多么的有价值。但是当你与asmita 身份,有链接的时候,我不得不从某个特别的角度来看待,我不得不要有这样的工作,我不得不挤进这个社会圈子,等等,当你在制造这些身份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当你与这些身份有链接的时候,你就会断开与自己的链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在 ananda, 因为所有的这些其他的交易,都是瞬间和过往的浮云,不是永恒的,只有这个唯一的永恒的链接,就是你与自己的链接,自己的意识永远不会抛弃你,不管去哪,都会在一起。

所有其他的事物都会离你而去,当你很有名,你有一些亲近的朋友,当你落寞的时候,这些朋友就会消失,变得不认识你,当你在睡觉的时候,你的身份会被撤回,当你在睡觉的时候,你是谁?你是男的,还是女的,为什么你在睡觉,你也不清楚,你是有钱,还是没钱,你不知道,你是中国人,是日本人,不知道,为什么你会睡觉,这个事物也会抛弃你,这也是短暂的,但是谁不会抛弃你 drasta, 只要你活着,drasta 是唯一不会抛弃你的自己,因为你就是drasta, 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它以他本来的面貌存在 svarūpe ‘vasthānam,yogi 与自己在一起,那个链接不意味着反社会,不意味着这它与别人的社会在倒退。

事实上,当我们感到非常深刻的与自己的内心链接,你会从你的内心与别人有链接,会建立起更有意义的心与心的链接,比事物与事物自我与自我, asmita 和asmita 的链接更有意义。如果你与别人的关系是建立在身份,地位之上,当你失去地位与身份,那个人就再也不会想成为你的朋友,如果你与别人的链接建立在国家身份的基础上,我是中国人,你也是中国人,所以我们是朋友,有一天,我的改了国籍,到别的国家生活,所以我的朋友国籍也都要改变。。。如果这个链接是建立在心与心之上的,就永远不会改变。

这条经文 tadā draṣṭuḥ svarūpe ‘vasthānam

是 Patanjiali 在解释通过瑜伽的过程,我们重新学习,重新认识,怎样与心链接在一起。

当我们是婴儿的时候,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与自己有很强的链接,婴儿知道这个与自己的链接,当他饿的时候就哭,高兴的时候就笑,累了就睡,他们特别清楚自己的感受,但是当他们长大以后,成长为成年人以后,smrti samskara janyam jnanam 显得更为突出。知识是基于smrti 和 samskara,这些显得更为突出,所以与自己的链接就会切断。

所以tadā draṣṭuḥ svarūpe ‘vasthānam 是 Patanjiali 用他的方式在告诉我们,当你在练习瑜伽的时候,会慢慢的学会再次与自己的链接,这个断开的链接会消失,与心的再次链接会再次发生。这是 tadā draṣṭuḥ svarūpe ‘vasthānam。

然后你将会有更加深层次的知识,才会有真正的喜悦,深层次的喜悦,一个超越感官的喜悦,超越意识与感官的知识,所以,你会超越意识与感官领域,这是为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提到,要想明白这条经文,我们必须明白 vedic 的方式看事情和用现代的方式看事情的模版是不一样的。现代看待事情的方式,现代科学的方式等等,我们给予最多的优势,最多的重视于意识和感觉,特别是意识,大脑,你的想法,想法,想法,但是瑜伽,基本上是给予内心更多的重视,瑜伽的角度看问题,事情比大脑意识和感觉感官更加的细微。所以当我们谈论感知,我们说感知是超越感官的,感知是超越大脑意识的,在之后的一些经文里也会谈到。

如果我们真正想要明白,瑜伽的哲学,瑜伽的体验,我们不得不告诉感官和意识

“never mind”

没关系,别在意。

Story 2: Brown Bear, 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by Eric Carle.  

  • Greetings and Review 
  • About the story 
  •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

Red Bird, Red Bird ,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yellow duck looking at me.

Yellow Duck, Yellow Duck,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blue horse looking at me.

Blue House,Blue House,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green frog looking at me.

Green Frog, Green Frog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purple cat looking at me.

Purple Cat, Purple Cat,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white dog looking at me.

White Dog, White Dog,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black sheep looking at me.

Black Sheep, Black Sheep,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goldfish looking at me.

Goldfish, Goldfish,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teacher looking at me.

Teacher, Teacher, What do you see?

I see Children looking at me

Children, Children, What do you see?

We see a brown bear, are bird, a yellow duck, a blue horse, a green frog, a purple cat, a white dog, a black sheep, a goldfish and a teacher looking at us. 

That’s what we see.

Study and review the words.

  1. Colors  
  • brown
  • red
  • yellow
  • blue
  • green
  • purple
  • white
  • black
  • gold

2. Animals 

  • bear
  • bird
  • duck
  • horse
  • frog
  • cat
  • dog
  • sheep
  • goldfish

3. Animal sounds 

  • bear  ——  growl growl
  • bird   ——  chirp  chirp 
  • duck  —— quack quack
  • horse ——  neigh neigh 
  • frog    ——  croak croak
  • cat      ——  mew mew
  • dog     ——   bark bark
  • sheep  ——   baa baa 

4. 5 Senses

  • look
  • sound
  • smell
  • taste
  • feel
  • see — watch    

        What do you see?

        What are you watching ?

  • hear— listen 

        What do you hear?

        What are you listening to?

5. Sentence Practice  

—  What do you ?

—  I          .

eg:    

    — What do you see?

    — I see a cat sleeping.

    — I see a bird  flying.

— What do you hear?

— I hear a dog barking.

—  I hear a duck quacking.

January 2022 Study Plan

Basic Class: Study and Play 

Teachers: Diane & Xuan

January 2022 Study Plan

Activity :

  • Basic stretching 
  • Gesture with the words 
  • Dance and sing English songs 

English:

Greetings: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night 

  How are you today?

  I am fine, Thank you.

  Goodbye, see you later.                  

  Good night, friends.

 Action Verbs

  walk     jump         run  

  hop      swim        dance

Counting Numbers

  1 2 3 4 5 6 7 8 9 10

Parts of the body 

head   shoulders   knees    toes eyes     ears    mouth   nose

Days of the week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Colors

blue     yellow    red     purple brown  white    black   green  

   

Songs: singing and dance with the song 

Days of the Week

Days of the week

Days of the week

Days of the week

Days of the week

Days of the week

There’s  Sunday and there’s  Monday

There’s  Tuesday and there’s  Wednesday

There’s  Thursday and there’s  Friday

And then there’s Saturday

How Many Fingers?

How many fingers on one hand?

How many fingers on one hand?

How many fingers on one hand?

Let’s all count together.

1,2,3,4,5.    1,2,3,4,5

1,2,3,4,5.     1,2,3,4,5

How many fingers on two hand?

How many fingers on two hand?

How many fingers on two  hand?

Let’s all count together.

1,2,3,4,5.   6,7,8,9,10

1,2,3,4,5.   6,7,8,9,10

Clap clap clap your hands,

Clap clap clap your hands,

Clap clap clap your hands,

Clap your hands with me.

(Let’s count our toes)

How many toes on one foot?

How many toes on one foot?

How many toes on one foot?

Let’s all count together.

1,2,3,4,5  1,2,3,4,5

1,2,3,4,5   1,2,3,4,5

How many toes on two feet?

How many toes on two feet?

How many toes on two feet?

Let’s all count together.

1,2,3,4,5   6,7,8,9,10

1,2,3,4,5    6,7,8,9,10

Stomp stomp stomp your feet,

Stomp stomp stomp your feet,

Stomp stomp stomp your feet,

Stomp your feet with me.

1,2,3,4,5,6,7,8,9,10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Eyes and ears and mouth and nose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I see something blue

Blue!

I see something blue.

Blue!

I see something blue.

Blue, blue, blue, blue,

I see something blue.

Find something blue!

Yellow!

I see something yellow.

Yellow!

I see something yellow.

Yellow, yellow, 

I see something yellow.

Find something yellow.

Red!

I see something red.

Red!

I see something red.

Red, red, red, red

I see something red.

Find something red.

Purple!

I see something purple.

Purple!

I see something purple.

Purple, purple,

I see something purple.

Find something purple.

Blue.    Yellow.

Red.      Purple.

I see colors everywhere.

Goodbye Friends 

 Goodbye Goodbye, 

Good bye Friends,

 Goodbye Goodbye, 

Good bye Friends,

 It’s time to Say Good bye.

 But first:

Walk, Walk, Walk  

Jump, Jump, Jump,

Run, Run, Run  Stop!

Hop, Hop, Hop   

Swim, Swim, Swim,

Dance, Dance, Dance    Stop!

Goodbye Goodbye, 

Good bye Friends,

Goodbye Goodbye, 

Good bye Friends,

It’s time to Say Good bye.

Story 1: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by Eric Carle.

  • Greetings and Self- Introduce
  • About Eric Carle
  • About the story 
  •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In the light of the moon a little egg lay on a leaf.

He started to look for some food.

On Monday he ate through one  apple.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Tuesday he ate through two pear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Wednesday he ate through three plum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Thursday he ate through four strawberrie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Friday he ate through five orange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Saturday he ate through one piece of chocolate cake, one ice-cream cone, one pickle, one slice of Swiss cheese, one slice of salami, one lollipop, one piece of cherry pie, one sausage, one cupcake, and one slice of watermelon.

The next day was Sunday again. 

The caterpillar ate through one nice green leaf, and after that he felt much better.

Now he wasn’t hungry any more — and he wasn’t a little caterpillar any more. He was a big fat caterpillar.

He built a small house, called a cocoon, around himself. He stayed inside for more than two weeks. Then he nibbled a hole in the cocoon, pushed his way out and….

He was a beautiful butterfly!

Study and review the words.

1. The days of the week.

  • Monday  
  • Tuesday   
  • Wednesday  
  • Thursday   
  • Friday   
  • Saturday  
  • Sunday 

     on Monday  

2. The months of the year

  • January  
  • February   
  • March  
  • April   
  • May    
  • June   
  • July     
  • August   
  • September   
  • October      
  • November  
  • December 

    in January 

3. Food and fruits 

  • apple
  • pear
  • plum
  • strawberry
  • orange
  • chocolate cake
  • ice-cream
  • pickle
  • Swiss cheese
  • salami
  • lollipop
  • cherry pie
  • sausage
  • cupcake
  • watermelon

4. How the hungry caterpillar become the beautiful butterfly 

    egg — caterpillar— cocoon— butterfly

Study and review these words

1.Numeral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ety.

 hundred,    one hundred, two hundred, three hundred….nine hundred

thousand,    one thousand, two thousand…… ten thousand.

   twenty thousand, thirty thousand……one hundred thousand…..

   hundred, thousand, ten thousand, one hundred thousand 

   one million, ten million

   one billion, ten billion

   hundred billion

   trillion

2. Plural Counting

  • apple — apples        
  • pear — pears         
  • plum— plums        
  • strawberry— strawberries 
  • Orange — oranges   
  • leaf —leaves

    eg: one apple  ten apples   ten thousand plums……

3. Sentence Practice  

      On          I ate           but I am still hungry.

   eg: On Monday I ate five oranges but I am still hungry.

       I ate           , I felt much better. I wasn’t hungry anymore.

   eg: I ate  five cherry pie, I felt much better, I wasn’t hungry anymore.

About Mantra

  1. What is Mantra?

       man —— mind

      tra —— freeing

       free the mind

    mantra 是基于一个声音公式的韵律,是通过与精神世界有共鸣而创作的,Mantra 在创作设计的时候是以 free the mind 让意识获得自由而创作的,从消极的意识中获得自由,从大脑中胡思乱想的各种声音中,从各种意识中获得自由。我们总是顾虑为什么要唱一些自己不明白意思的mantra,真的会有什么力量是超越理解范畴而帮助到我们的么?答案就在这里,当然明白 mantra 的具体意思很有意义但是唱诵的重点不在于逐句逐字的翻译意思,而在于掌握好音律,发音准确,让意识获得自由。

2. 为什么要用梵语唱诵以及唱诵的意义。

     1)有益身体健康

     从不同语言而来的唱诵有很多,但是梵语的 mantra 独特性在于,mantra 与梵语本身产生共鸣,如果 mantra 的发音正确,不仅是意识,也会与身体内部产生共鸣,是身体内部发生变化

例如:Van-de-gu-ru-nam

           Ca-ra-na-ra-vin-de

           Sa-ma-sthi-ti-h     等等

这些音节都与瑜伽哲学或者 Ayurveda 当中的 5 elements 相呼应。

 在 Ayurveda 中解释说这个宇宙世界由 

vayu ( air 风),jal ( water水),agni (fire 火),prithvi ( earth 土),akasha ( space 空)

五大元素组成。

我们的身体也是有这五大流动的元素组成,瑜伽的练习是对这五大元素的净化与控制。

mantra 的音律会与这 5 大元素产生共鸣共振,唤起身体里的各种相对应能量,同时会与身体内脏相呼应:

例如: 火元素与肝相呼应 —-腹部的平行之气(samanaksetra)

            风元素与肺和心相呼应—- 胸腔和喉咙区域的上行之气(udana ksetra)

等等

如果你的 mantra 梵语发音正确,就会与这五大元素相互呼应,同时对应身体里的内脏部分,所以mantra 有益身体健康。

   2)开篇的唱诵:对 gururam 的尊敬与行礼,做好认真开始练习的心里准备。

        ashtanga yoga 开篇的唱诵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段是长篇诗歌《Yoga Taravali》的一部分,由印度哲学家Adi Shankaracharya 所著。据说是 gurugi 的老师 krishnamacharya 最爱mantra之一。第二段是Patanjiali祈祷文的一部分,通常在《瑜伽经》唱诵之前进行。ashtanga 这个名字选自《Yoga Sutras of Patanjiali》

所以,Gurugi 在创立 ashtanga yoga 的时候挑选了自己老师最爱的唱诵,以及瑜伽经的唱诵,以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前辈的感谢和尊敬。

    mantra 是每日练习的开始,站在垫子上以前,或许你才刚刚起床,又或许你还在考虑最近工作的事情,心烦意乱,很难集中精神投入到练习当中。但是,随着 mantra 缓慢而稳定的音律,让心慢慢安静下来,现在要开始练习了,现在开始,其他的事情先暂时放一边,全心投入到练习当中,关注呼吸。

3)结束的唱诵:以瑜伽的状态面对生活,愿世界和平。

    阿斯汤加结束唱诵也称作Mangala Mantra(吉祥唱诵),来源于《Rig Veda》中文翻译为《梨俱吠陀》。Mangala是有希望的,有前途的意思, 开篇的唱诵,表达了对瑜伽传承的尊敬,对师上的感谢,以及对 Patanjiali 的祷告,那么结束的唱诵就是把整个练习带到一个平和的状态;为世上的万物祈祷和平、繁荣和幸福。

    瑜伽不仅仅是每日垫子上的十几分钟,一个小时的体式练习,而是要通过体式的练习,提高其他八支的练习,以稳定和平的心态面对生活,把瑜伽的状态带入日常生活,以瑜伽的状态面对日常生活。

3. 注意点

    1)不要着急

    Mantra 发音一开始有些困难,不好掌握很正常,练习不是一天就促成的,随着体式练习的深入,唱诵的发音与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好,一开始的时候,可以放发录音,习惯以后,可以跟读,最后最好可以背下来,自己唱诵。

    2)个人特点

    虽然唱诵的发音要尽量准确,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唱诵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模一样的。每个人在唱诵的时候都带有自己的风格,就像练习一样,动作一样可是又不太一样。所以不要纠结怎么好像自己的唱诵和老师的不一样。

3)与宗教信仰无关

瑜伽练习,虽然是一种修行方式,但与宗教信仰无关,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如果实在是在意唱诵的部分,可以跳过,不影响练习。